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关于企业
公司简介
公司业绩
领导致辞
资质荣誉
经营理念
团队活动
环境展示
业务范围
评价服务
检测服务
技术咨询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新闻
行业知识
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
相关标准
招贤纳士
人才理念
最新招聘
毛遂自荐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最新动态: 公司培训
  法律法规 Laws & Regulations
  职业病防治 Industrial Disease
  相关标准 Related Stards
为民职业环境检测
电话:0315-3188996/8212267
传真:0315-3188058/3193077
地址:唐山市高新区龙泽北路536号
职业病防治  Industrial Diseas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知识 - 职业病防治   
习以为常中,当心噪声伤害你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3-05-27 浏览次数:1357次

随着工业的发展,噪声已成为工业生产中比粉尘、毒物分布还广泛的职业病危害。在当前的听力损伤人群中,职业人群占据了1/3。尽管如此,噪声性耳聋因具有隐匿性、损伤进展慢、潜伏期长等特点,并未引起用人单位、作业人员应有的重视,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呈逐年递增态势。

近日,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主办的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所所长李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噪声性耳聋可防可控,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切莫等闲视之。

噪声性耳聋四个发病特点

依据近8年职业病报告中噪声性耳聋的数据,李涛总结出了我国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特点。

噪声

其一,患者中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见图示)。“这一特征符合男性、女性劳动者选择就业的特点。”他说。

其二,报告病例逐年增加(见图示)。李涛认为,根据噪声危害的特点,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噪声所致的听力危害仍将呈持续增加的趋势。

其三,病例所属企业经济类型分布特征明显(见图示)。李涛坦言,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的这种经济类型分布特点,并不意味着集体或私营企业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真的最低,“可能更主要的是因国有企业,外商、港澳台商投资及中外合作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比集体或私营企业做得更好,更能及时发现噪声性耳聋病人”。

其四,噪声性耳聋报告病例涉及37个行业,但60.24%的噪声性耳聋病例都出现在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金属制品制造业(见图示)。

“虽然听力损伤不会立即危及患者生命,但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李涛说,“按照目前的发病特点,我们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紧防控噪声性耳聋。”

危害可控可防亟须重视

李涛表示,噪声对劳动者听觉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未发病前,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对噪声性耳聋的预防和控制。

据介绍,长期在9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有29%的人会丧失听力,即使噪声只有85分贝,也会有10%的人出现耳聋。许多研究报告表明,高强度噪声还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以及视觉、听觉、智力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

“噪声性耳聋是可防可控的,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措施以及加强个体防护进行预防。”李涛说。

为防止噪声危害,我国制定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从噪声性耳聋的预防控制、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等方面,为保护劳动者听力提供了科学指导。“噪声危害防控的关键是用人单位要将法规、标准切实落实到职业病防治工作中,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李涛说。

对于预防噪声性耳聋,李涛也给出了建议:用人单位要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尽量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采用噪声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选择低噪声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噪声危害;对于采取工程控制技术措施后仍不达标的作业场所,要强化噪声危害管理,合理安排劳动作息时间,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定期对劳动者接触噪声的水平进行检测、评价,及时将不适于进行噪声作业的劳动者调离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病危害告知,使劳动者自觉执行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

上一篇:交警职业病及预防方法
下一篇:职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都有哪些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唐山为民职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唐山高新技术开发区龙泽北路536号 电话:0315-3188996 传真:0315-3188058
Copy Rights 2013 All Rights Reseved 冀ICP备2022023277号-1 技术支持:慧尔